發布:2021-02-05 點擊次數:6736 來源:網絡
營銷中有三大黑洞概念讓很多小伙伴欲哭無淚,直呼腦汁不夠用!沒錯,這三個概念就是:洞察,策略,創意。
因為一談到這三個概念,一百個人會告訴你一百多個答案,而且聽完一百多個答案你大概率還是直翻白眼,然而作為營銷人這三個概念又怎么都繞不過,簡直撓心!
關于“洞察”和“創意”小僧專門說過好幾次,這里就單獨來聊聊怎么準確理解營銷中的“策略”這個概念。
一、什么是策略?
我們先不著急下定結論,就從最近過年返鄉防疫政策說起吧。
如你所知,春運被稱為人類歷史上規模最大的周期性人類大遷徙,然而牛年將至疫情出現反彈,在這種情況下,國家給出返鄉防疫相關規定,提倡就地過年。
這些相關規定其實就是一種策略執行,而倡議就地過年就是一種策略。
為什么這么說呢?過年大規模人員流動是可以預測的事實,防止疫情擴散是國家要解決的問題或說是目標,如果今年春運還想往常一樣,那勢必造成巨大的疫情傳播風險,于是國家倡議就地過年。
也就是說,策略是為了解決某個問題或者為了達到某種目的,而采取的相應措施。解決問題或目的是策略存在的基本前提,采取的措施是策略的基本支撐。
營銷中的策略也是這樣,無論是活動策略、傳播策略還是公關策略,都是要解決品牌面臨的某個商業問題,并且提供解決這些問題的相應舉措。
當然,策略的意思還不止于此,我們還是從過年返鄉防疫政策說起。國家提倡就地過年的消息一出,網上就有了關于各地防疫措施的段子:
從中我們看到,對于春節防疫,大家采取了不同的措施。其實,大家要解決問題或者達到的目的是一致的,就是防止疫情,但是采取的舉措是不一樣的,我們不管孰是孰非,從本質上看,各地是采取了自己認為最有效的措施。
這才是策略的核心,就是找到解決問題的最優解。
也就是說,策略采取的措施不是可有可無或者任意而為,而是力求尋找到解決問題的最佳解決方案或者采取最有效措施。顯然,各地防疫采取了措施,但一刀切的返鄉策略并不是個好策略。
小僧以為,營銷中的策略,就是一種營銷打法,是為了達到預定目標或解決某種問題而采取的最佳解決措施。
所以,策略一定是一套組合拳,一定是尋找最優的排列組合。
具體到寫策劃案中,你從開頭的各種分析到推導,這一切都是解題的過程,最終的目的就是為了找到解決課題行之有效的打法,也就是策略。
二、策略有什么用?
策略并不是一句空頭支票,也不是為了故作高深或者顯擺裝13,策略的根本目的是為了解決問題,而其最大的作用是為了優化資源配置,以最小的成本達到最大化效果。
比如說返鄉防疫策略是對核酸檢查、綠碼、隔離等幾個要素的優化組合,一刀切并不是最優的解決措施。
再比如新品推廣策略,就是對渠道、價格、產品等資源進行合理組合,在短期內快速達到預期認知。而傳播策略,就是對傳播渠道、KOL資源、內容等進行優化配置,在固定預算內達到最好的傳播效果。
可見,策略的制定,依賴于對影響目標實現的關鍵要素有充分的了解、分析和對未來的準確預判,然后基于解決特定問題進行合理的資源配置。
營銷策略既然是行之有效的打法,也就意味著策略包含了一套完整的解決措施,這些優化資源組合的措施就是策略規劃。策略規劃其實就是策略實現的路徑,而具體的執行排期和動作,就是執行規劃,是在策略指導下的詳細執行內容。
在寫策劃案的過程中,我們一般會清晰提出自己的策略,并且制定科學合理的策略規劃,讓別人知道你的打法是怎樣的,大概會取得什么樣的效果。